1952年,一天,时任海军司令员的肖劲光收到一份紧急战报:东南沿海的两艘我军舰艇在执行任务时,频繁遭到国民党敌机的袭扰。由于缺乏空中支援,我军舰船只能在夜间出击,白天只能“躲猫猫”一般,无法正常行动。肖劲光看到这份战报后,愤怒而悲伤地把它摔在桌上。他召集了海军相关部门的同志们,逐一传阅战报后,严肃地问道:“我们的海军竟然被敌机困住了,海军还能发展吗?为什么要建立海军航空兵,困难重重?”
实际上,肖劲光早在那之前,就提出过组建海军航空兵的设想,但他的提议遭到了极大的反对。很多人认为新中国百废待兴,财政紧张,能保障海军的基本运作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去组建航空兵。更有一些人讥讽说:“我们连像样的军舰都没有,怎么还谈飞机?”还有高级将领认为,最紧迫的任务是打造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可以暂时搁置,因为飞行员的培养成本高昂,一架飞机的钱可以装备一支陆军师。
但反对声越大,肖劲光越感到焦急。他收集了大量资料,专门召开会议试图统一大家的思想。他强调,外国大量实践证明,没有制空权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制海权。如果舰艇在海上没有空中掩护,那就像是任由敌军空军攻击的活靶子,后果不堪设想。尽管他做了许多解释和劝说,但反对声音依然强烈,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然而,肖劲光坚信,海军没有空中掩护就无法发挥作用,而世界海军强国无一例外都有海军航空兵。为此,他一直在为这件事奔走不息。
展开剩余61%直到东南沿海的舰艇再次受到敌机干扰,白天无法出击,肖劲光终于下定决心,亲自去军委汇报。汇报会上,他没有空谈理论,而是拿出一张海图,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近半年来发生的空中威胁事件。他迫切地向军委首长说明:“大量的事实证明,海军航空兵绝不是奢侈品,而是现代海军的必备之物,应该尽快组建。”他愤怒地说道:“我们的舰艇连在自家门口活动都不敢,躲躲藏藏,这对于海军来说是莫大的耻辱!”
尽管如此,军委中仍有不同声音。负责后勤的某位同志提出:“一架飞机的费用足以装备一个陆军师,这笔账得算清楚。”全场瞬间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肖劲光身上。
肖劲光缓缓站起,冷静地回应:“确实,建海军航空兵需要大量的军费,但这是关系到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不能因为资金问题而停滞。”说到此,他的声音变得哽咽,“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吃过没有空军的亏,现在难道还要让海军重蹈覆辙吗?如果今天不投资这笔费用,明天我们就要用十倍、百倍的代价来偿还。”
肖劲光的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不久之后,毛主席亲自批准了海军航空兵的建设计划,并鼓励大家克服一切困难,尽快推进这一重要项目。1952年9月,在肖劲光的亲自指挥下,海军航空兵正式成立。
1954年3月18日,这一天成为中国海军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刚成立仅两年的海军航空兵迎来了首次实战,他们成功迎战了4架蒋军飞机,击落了其中2架,首战告捷。毛主席看到战报后,感慨万千,专门致电肖劲光:“看来,海军航空兵的建设确实是非常必要的!”
发布于:天津市优先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