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网联中国融媒体工作室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
云南曲靖就在其中的山湾湾
作为滇东门户曲靖
东接黔桂、西连滇中
是云南第二大城市
更是乌蒙山深处藏着的
一座最懂生活本味的城
珠江之源
曲靖,是珠江的故乡
金秋十月
城南的沾益珠江源风景区
收起了夏日的欢腾
湛蓝的湖水倒映着松木
将岸边的野竹、彝家村落
绘成静谧的油画
你可以沿着徐霞客的足迹
在“森林之海”中徒步探源
看“一滴水”从这里出发
一路奔腾
汇聚磅礴之势
成为滋养大半个南方的生命之河
若偏爱水之灵动
可以到罗平九龙瀑布群
泛舟近距离观赏
姿态万千的十级瀑布群
秋冬季水流收敛起盛夏的奔涌
多了一份静谧的美感
若还想给你的秋季添点鲜活色彩
陆良彩色沙林不容错过
这里有
沙群、沙峰、沙柱、沙洞等
百处景观
红、黄、白、青、黑等
十多种色彩
驻足其间
感叹亿万年来
天工裁剪出的自然奇观
曲靖的山水
四季皆景
奔赴山海都是最佳时节
秋冬时节
你可以到尼珠河大峡谷体验高空跳伞
在北盘江第一桥观云海沧山
在会泽大海草山滑雪、骑马漫游
如果还不过瘾
来年春天
一定要在罗平油菜花海中
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马拉松
文明探源
地处爨(cuàn)文化发源地的曲靖
被群山环抱
也被文明浸润
“兴字头,冖(mì)字腰
林字下面大火烧”
这个足足有30笔的“爨”字
原本含义是烧火做饭
东晋到唐天宝年间
爨氏家族统治南中地区400余年
融合多族智慧
形成包容并蓄的爨文化
成为“滇黔锁钥”的精神密码
承载这段记忆的
是“二爨碑”——
《爨宝子碑》《爨龙颜碑》
圆润、饱满的的爨体字
记录了汉字由隶书向楷书的关键演变
也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迁徙轨迹
如今的曲靖
已将爨文化融入了城市血脉
街头巷尾的爨体牌匾
学生课堂上的“爨字谣”
被游客抢购的爨纹文创
都在续写着这段千年文脉
生命起源
在曲靖
时间的刻度以“亿年”计量
这里保存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早期鱼类化石群
完整记录了
“从鱼到人”演化链条中的关键环节
被古生物学界誉为
“鱼的故乡”
“化石圣地”
在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院
你能探寻4亿年前“从鱼到人”的演化奇迹
这些古老的生命印记
让曲靖成为古生物学界的“圣地”
更成为每一个来访者
重新认识生命起源的窗口
生活本源
曲靖古称“味县”
自古便是物产丰饶之地
口感Q弹的富源魔芋
辛辣浓郁的罗平小黄姜
果大粒甜的会泽盐水石榴等
地道风味富集
孕育出一方独特饮食文化
“游在云南,吃在曲靖”深入人心
曲靖的早晨
从一碗蒸饵丝开始
软糯的饵丝裹满肉酱
配上韭菜、酸菜
一口下去满嘴鲜香
中午来份
外酥里嫩、香辣过瘾的沾益辣子鸡
糍粑辣椒裹住鲜嫩的土鸡肉
光看热辣火红的菜色
就让人忍不住分泌口水
热爱“碳水”的你
一定要来个沾益小粑粑
棕红色的表面
裹着千层酥皮和馅心
火腿、玫瑰、五仁和苏子等多种口味
让你大饱口福
会泽炸洋芋
是属于曲靖人的下午茶
滋滋冒油、外酥里糯
金黄外皮裹着香辣调料
再撒上一把葱花折耳根
一口下去品味满嘴“锅气”
夜晚
必须以一碗热呼呼的
宣威火腿汤收尾
肥瘦相间的肉里透着浓郁的咸香
香气十足、暖心暖胃
生活不止于美食
曲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宜居城市”
“数字游民”旅居乡村品咖啡、敲代码
退休老人租下乡村小院种菜、浇花
艺术家装点着村庄的墙面
无论是谁
都能在这里
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从珠江源头的清泉
到爨碑上的千年刻痕
从夏日清凉的风
到夜市里的烟火气
来曲靖看看
对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
这里都是心向往之的“故乡”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赵强
总监制|唐维红 张玉珂
监制|周贺 李娜 祝鸿伟 徐冬儿 刘云
统筹|唐嘉艺 刘开阳
文案|雷霁 王娴
摄影|陈秋毅 王纯 陶娇 王娴 刘怡 雷霁 刘光信 沈良启
出品|人民网网联中国融媒体工作室
支持|曲靖文旅 曲靖融媒
优先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