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 中国、俄罗斯以及蒙古在咱们国家的首都北京签订了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谅解备忘录 ,这一项目自20年就提上了日程,但是中间由于各种困难,一直未曾落地,这一次谅解备忘录的签订意味着项目的重启。这对于我国、俄罗斯以及蒙古而言,将会深刻影响本国未来的能源布局。 根据已公布的消息,我们可以得知这条管道计划 自西伯利亚的亚马尔半岛气田为起点,中间经过蒙古国,最终在我国的北方画上句点 。这一条管道一旦建成,将会实现至少每年500亿立方米的输气量,这对于俄罗斯破解来自于欧洲的封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俄罗斯此举就好比在逆境的缝隙中栽上一棵参天大树。 至于这棵参天大树是否能够茁壮成长,需要来自于俄罗斯、中国以及蒙古国的悉心浇灌,三个国家就好比这棵树所需要的阳光、雨露与土壤,缺一不可。饶是如此,若是任何一方过分地夸大自身的作用,非要在开花结果后拿到最大的分成,这一参天大树必然会在未结果之前就会枯萎,因此,为了让这棵大树能够茁壮成长,双方在合作之前必须要敲定各种细节。
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普京已经给出了天然气的报价,我国同样给出了报价。当前,双方谁也没有作出让步,俄罗斯天然气股价在短暂的上涨以后,再次迎来下跌,“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接下来又会何去何从? 中俄正在进一步协商中 政治合作会影响市场的行为,但若是各方都没有给出确定的消息,市场也同样不会确切地响应,而是会根据各方的态度作出相应的回答。谅解备忘录毕竟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虽然双方在一开始签订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俄天然气的股价得以上涨,但是市场很快就会反应过来,从这一动荡和变化可以看出, 这一项目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以及经济背景。
咱们先来看一看俄罗斯,俄气总裁米勒这边尽管给出了积极的响应,表示这份备忘录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企业主们很是精明,他们会根据国际惯例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评价,在以往的国际交往之中,类似的备忘录就是政治宣示之类的文件,哪怕其中一方违反了某些条款,也无须承担任何商业责任,企业主们自然不会把资金都压在这样一纸合约上。 真正可靠的是协议是三国之间已经敲定了各种细节,且项目已经开启,任何一方中止协议,都会承担中止带来的各种风险债务 ,如此协议才是俄罗斯天然气市场的压舱石,企业主们自然而然会将心放到肚子里。就中俄而言,目前,双方最大的问题就是 定价机制 。俄罗斯在与欧洲进行能源交易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定价机制,因此,在东方经济论坛上,普京表示对我国的天然气供应价格,将会随着市场变化随时作出调整。
虽然定价机制方面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为了表示俄罗斯对我国的诚意,普京表示对亚洲的报价与对欧洲的报价会截然不同,主要是为了满足咱们国家渴望以更低价格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诉求。 当前,俄罗斯方面给出的报价是每立方米价格在1.86–2.00元人民币之间,咱们国家给出的报价是每立方米价格在0.85–0.90元人民币之间。 客观来说,俄罗斯给出的报价明显低于向欧洲等国家出口的价格,但是对于我国而言,进口的成本还过于高昂。但俄罗斯认为按照我国的报价,他们所获得的利润太少,若是再加上前期的开发成本,俄罗斯亏本的可能性很大。除此之外,横亘在中俄之间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焦点又是什么?
敲定细节是为了更好的合作 经过蒙古国境内的管道到底应该由哪个国家承建? 蒙古国这边肯定没有这个实力,其只是表示愿意提供过境的便利条件,在修建的过程当中愿意降低相关费用 ,至于承建管道修建的项目,自然就落到中俄两国的头上。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作出承诺,也就是说, 俄罗斯不仅要承担本国境内的管道修建成本,同样要承担蒙古国境内的管道修建成本。 可俄罗斯当前遇到了巨大的问题,俄乌冲突就像一个巨大的资本粉碎机,不停地在消耗着俄罗斯的实力。今年6月份,俄罗斯公布了俄罗斯天然气的现金储备,仅仅才5373亿卢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470亿元,与2022年时的现金储备相比,缩水额度超过了七成。从这个角度来说,俄罗斯要启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势必要借贷大量的资金,问题是在未来其是否具备偿还的能力?
因此,很多人都对俄气的信心不足 。当然,这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就是项目在推进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 技术问题 ,俄罗斯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与蒙古国之间迥然不同,俄罗斯没有成熟的施工条件,其势必要在工程推进中克服可能会产生的新困难,另外,在蒙古国进行项目建设,两个国家的环保、施工等标准也截然不同,这些问题同样需要一一解决。 按照当前的预期,一旦项目开启,五年内就可以实现完工。可见俄罗斯应该具备施工的能力,并且有信心在短时间内解决以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俄罗斯这边来说,这一项目能够帮助其迅速地摆脱来自于欧洲的制裁和封锁,对于我国来说,有助于提高咱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双方的根本利益一致,各方之间的根本诉求也基本一致。
接下来,需要三个国家彼此拿出更大的诚意,在各自利益诉求的框架内,尽快达成三方都能接受的协议,这一项目就能更快地实现落地。至于咱们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的谈价行为,这并非关系不好,顺着人性做人,逆着人性做事,事情才能做成。若是双方从事前没有敲定好协议的细节,不仅无法实现深远的合作,反而是在未来合作中埋下危险的伏笔。
优先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